馬來西亞的同志運動還需要很多教育與溝通,而且這樣的教育與對話,並不只是對圈外人,也得對圈內的朋友下功夫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不能只是關切「淨選盟4. 0」的訴求——這個巨大的集體目標,而忽視在示威現場個別現身的人們是由不同身份、族群所組成——LGBT就是其中之一。
自從《砂拉越報告》揭露貪汙醜聞以來,納吉政府陷入了政治泥沼,除了必須對國家整體表現負責之外,也受到「淨選盟4.0」(Bersih 4.0)的直接挑戰,其訴求包括:1、自由和公正的選舉;2、透明、清廉的政府;3、異議的權利;4、加強議會民主制;5、拯救國家經濟。並且,這五項強而有力的訴求引起了馬來西亞社會大眾廣泛的共鳴與支持。
身為馬來西亞社會的一份子,我是一名男同志,同時也是國家的納稅人,也支持「淨選盟4.0」的政治訴求。2015年8月29日,我帶著彩虹旗與其他「淨選盟4. 0」集會的出席者一同上街示威。在集會的現場,我揮舞著彩虹旗,是為了向上街的示威群眾和新聞媒體強調自己的身份認同——做為LGBT也支持「淨選盟4.0」對公平、公正、乾淨改革的政治訴求。
事實上,我們做為「馬來西亞公民」這樣一個集體,是由不同的政治組織、種族、宗教信仰所組織而成。然而,在這個被組織的集體之間,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去看到彼此是由不同目標、組織聚合的人們所組成,像是身障人士、原住民和女同志、男同志、雙性戀和跨性人(LGBT)等等。
也就是說,「淨選盟4.0」集會中有著許多未必可見卻真實存在的多重身份,然而,我帶著彩虹旗出現在公共示威場合的舉動,卻招致同志社群內部的批評。簡要來說,他們反對的理由是:
1.馬來西亞全民面臨一個更巨大的危機,不應該在這個時間點揮舞彩虹旗,引起不必要的糾紛,或進一步強化公眾對LGBT的負面印象。
2.攜帶彩虹旗上街是不必要的舉動。我們不應該歪曲、騎劫、蓄意破壞「淨選盟4.0」的政治訴求,我們可以不帶彩虹旗,只以馬來西亞公民的身份出席集會。
3. 攜帶彩虹旗的舉動已造成大眾的反彈和傷害 。因此,那些拿著彩虹旗的人必須負責解決這些舉動帶來的「後果」。
圖片來源: http://www.straitstimes.com
就上述的批評來看,我們至少可以看到同志社群內部的一些現象:
1.排斥帶彩虹旗上街,反映了LGBT族群內化了長期以來自己所面對的「恐同思想」,才會將彩虹旗視為負面的一種身份認同的展現。對我而言,LGBT與原住民、殘障人士等弱勢族群並沒有任何差異。
2.一些人將彩虹旗視為,可能破壞「淨選盟4.0」集會的政治訴求,而且還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。事實上,浄選盟的委員會並不認為我們帶彩虹旗上街是一個問題。相反地,我認為,彩虹旗事件帶來了同志社群內部的討論。並且,我們也不能假定新聞報導出現彩虹旗,就肯定會造成負面影響。
馬來西亞的同志運動還需要很多教育與溝通,而且這樣的教育與對話,並不只是對圈外人,也得對圈內的朋友下功夫。更重要的是,我們不能只是關切「淨選盟4.0」的訴求——這個巨大的集體目標,而忽視在示威現場個別現身的人們是由不同身份、族群所組成——LGBT就是其中之一。
圖片來源: http://says.com
我希望能提醒LGBT的朋友們繼續思考以下幾點問題:
1.一個攜帶彩虹旗的人代表了什麼?
2.什麼時候才是正確的時間點?什麼議題才能強調LGBT的身份認同?是在未來不可預見的馬來西亞同志遊行中?還是在同志酒吧的聚光燈下?又或是在同志三溫暖裡面?
3.究竟帶彩虹旗上街示威,對浄選盟委員會或集會,帶來了什麼具體的損失和傷害?我們也需要檢視「彩虹旗的威脅」背後預設了什麼?
最後,我希望大家可以針對這三個問題繼續思辨。
(請到PLUsos的塗鴉墻: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LUsos.malaysia/留言吧!)
(想要留言的讀者可以點入網頁留言http://plusos.org/contact;或是寫信到我們的电邮:plusos.org@gmai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