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07年,我到台湾深造。那一年的十月,台湾举办第五届的同志大游行,主题是「彩虹有够力」。游行队伍从台北市的仁爱路广场出发,终点是台北市政府广场,那一次的游行邀请了著名歌手张惠妹担任首届“彩虹大使”,于终点舞台现身演唱。
到台湾念书以前,我早就向往朋友口中多姿多彩的台北同志生活,当然也不会错过这场盛大的活动。我跟着之前认识的几位圈内朋友一起走,他们一行人以军装打扮,希望传达「军中也有同志」的理念,呼吁大家正视在崇尚阳刚气质的团体中,也有许多不一样的军人,包含女性、男同志、女同志等等。
那天我的眼睛很忙,一直在看队伍里的帅哥。在自己的家乡其实也是有机会看到好看的男孩,但都是在夜店里头。我头一次看到这么多男女同志,骄傲地在街头扬起彩虹旗,原来我们也是可以在阳光下展现自己,不必再像《孽子》里的青春鸟儿,仅能躲在黑夜里的王国。
在阳光的照耀下,有些人穿得简便清凉。我在队伍里头看见一群男孩脱个精光,只穿一件泳裤,原来他们是以游泳结社的水男孩。也有人戴着夸张的装扮,自信地走上街头,她们是扮装皇后。那时候对游行队伍里头的奇装异服及裸露感到新鲜,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知道,那是同志游行希望打造的氛围:无论你是谁,在队伍里头可以自在地做自己。
同志游行不是一群人穿着正式去提交请愿书,而是让社群里头的多元样貌可以展现出来,让你我都能够好好看清楚每个人独特的样子。

走到游行的终点,主办单位在舞台安排了表演节目,精彩的表演吸引了民众的目光。同时,主办单位也邀请了不少同志团体代表轮流上台表达自己的诉求。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很关心台上的人们说了些什么,只是期待喜欢的歌手上场。但我认为舞台上的演讲其实是游行的精华,他们的诉求涵盖了同志运动的每一方面,不只是同性婚姻而已,而是包含了性别平等教育、爱滋防治议题、青少年需求、老年同志、身心障碍同志等。正如同志游行里头的多元样貌,每个人、每种样子都值得被肯定,而非被刻意忽略。
那是我第一次参与同志游行,但不是唯一的一次。之后的每一年我都不缺席,甚至足迹踏遍了全台。我曾经跟着伙伴,参与了高雄、台中、花莲各地举办的同志游行。这几年在台北举办的台湾同志游行,我也找了一些马来西亚的朋友,跟我一起拿着辉煌条纹走上街头,让大家看见我们的国家。

马来西亚对同志还不那么友善,但我相信有许多伙伴还在努力,让LGBT议题能够被看见、被讨论。也许我们无法短时间之内在马来西亚办理同志游行,但我们可以一点一点地努力,透过各种活动及演讲,撑开同志友善的空间。台湾也是努力许久,才在2003年举办第一届的同志游行。我相信,总有一天我们可以在马来西亚的街头扬起彩虹旗,一起骄傲地向前走。
“明越的第一次,与后来无数次的,台湾同志大游行”

2007年,明越第一次参加台湾同志大游行。

2011年,明越参加台湾同志大游行,站上游行车队,为马来西亚同人人权发声。

2016年,明越依旧把马来西亚同人人权议题带上街,让马来西亚国旗在台湾同志大游行亮相。